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院“一融双高”建设部署,船舶工程学院船舶本科生辅导员纵向党支部紧密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刻认识到优良学风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党支部将学风建设作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学风”融合新模式,于2024-2025学年在船舶23级队创新实施“日新·共进”学风建设试点活动。活动坚持“以党风促学风”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辅导员党员的引领、组织与服务功能,聚焦学业痛点难点,系统构建了多层次、精准化、常态化的学风建设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内驱力,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显著提升了级队整体学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主要举措与实践路径
党支部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日新·共进”船舶23级学风建设试点方案》,以党员骨干为核心力量,策划并落地了六大核心举措,形成学风建设合力。
(一)“红烛领航讲堂”---党员引领明晰方向
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精准施策、注重实效。党支部内部遴选学业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担任主讲人,针对《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等知识体系庞大、难度高的核心课程,在期末复习关键期组织专题讲堂。主讲党员系统梳理知识框架,精讲重点难点及高频考点,结合典型例题进行实战演练,帮助同学们明确复习方向,扫清知识盲区,提升备考效率和信心。此举显著降低了挂科率,提升了高分段比例,如大学物理A2科目90分以上占比22.2%,较22级同期90分以上占比1.25%有大幅提升。

图1.红烛讲堂
(二)“日新·每日一题”---党员带头持续精进
支部强化组织保障,推动学习氛围营造,在党支部指导下,由各班委轮值负责。围绕高难度科目,精心筛选具有梯度、覆盖重点难点的典型题目。依托级队微信公众号,党支部骨干每日定时推送题目及解析,在线上平台形成“闹钟”效应,激发讨论热情,“学霸党员”带动“潜学霸”,集体智慧攻克难题。活动参与度超70%,有效串联零散知识,培养每日学习习惯。以上学期坚持发布每日一题的理论力学为例,23级成绩中位数为82.5分,对比22级74分,显著提升,高分段比例(均分86+)占比16.67%,比22级同期高分段比例高出近15个百分点。

图2.日新·每日一题
(三)“先锋一对一帮扶”---党员责任精准滴灌
党支部牵头精准识别、摸排学业困难,尤其是有挂科、需补考的学生,实施“一人一策、一科一师”的“点对点负责制”。为每位帮扶对象匹配该科目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学业帮扶小导师”,小导师党员提供系统性复习指导、重点题型分析、个性化答疑,并分享高分笔记、总结归纳等核心资源。建立专项学习群,强化过程跟踪。活动极大提升了补考通过率,化解学业危机,并浓厚了互助氛围。

图3.一对一帮扶群聊记录
(四)“星火寝室小讲堂”---党员融入日常解惑
阵地前移,以学生寝室为最小单元,发挥生活园区育人功能。遴选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学习骨干担任“寝室小讲师”,灵活嵌入,利用晚间、周末碎片化时间,在寝室公共空间围绕专业核心课重难点、学习方法、题型解析等开展微型讲座与即时答疑。同时建立寝室内部优质学习资源(笔记、导图、模板)共享机制,将学业帮扶精准嵌入日常生活。相较22级队同期学年平均分68.01,23级队大二学年平均分73.3,提高近5分。

图4.寝室小讲堂
(五)“日新·共进”习惯养成计划---党员示范引领风尚:
在辅导员党员统筹和学生党员骨干、级队委员组织下开展,创新形式,推出充满仪式感的集体自习“印章打卡”活动。定制专属“自习打卡册”和打卡印章。党员骨干带头参与,每日发布自习地点,现场组织并盖章认证。活动累计参与率超80%,满页的印章成为个人坚持与集体共进的生动见证,有效帮助同学克服惰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养成规律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和专注度。

图5.集体自习打卡
(六)“薪火学习资源库”---党员传承智慧结晶:
由党支部和学生党员骨干倡议发起,鼓励全体同学,尤其是党员和积极分子,主动整理并上传个人精华学习资料(课堂笔记、复习重点、思维导图、习题集锦等)至学院“学习通”平台“船舶工程学院学习资料库”,构建起了高质量、可信任的共享学习平台,方便同学查漏补缺,更将宝贵的集体智慧永久留存,惠及后续年级。此举是“团结互助、薪火相传”优良学风的生动体现,且更加深化了知识理解与责任担当。

图6.资料库目录
二、建设成效与价值
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全体党员、积极分子的共同努力下,“党建+学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学业成绩显著提升。各项核心课程挂科率显著下降(如理论力学实现0挂科),平均分、中位数、高分段比例(80+、90+)全面超越往届(22级)同期水平,学业预警人数大幅减少。
二是学习风貌焕然一新。成功扭转了部分不良学风,激发了学习内驱力,“比学赶帮超”的互助氛围日益浓厚,从“被动学”转向“主动学”“互助学”成为主流。
三是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各项活动中冲锋在前,担任主讲、导师、组织者,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在实践中提升了党性修养和服务能力,党支部精心策划组织,展现了高标准的工作作风。
四是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日新·共进”学风建设体系(领航、精进、帮扶、日常、习惯、传承)多点发力、协同增效,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特别是“薪火学习资源库”,实现了学业精粹的代际传承。
三、经验与展望
本案例的成功实践,深刻印证了“党建抓学风,学风促党建”的良性循环。核心经验在于:坚持党建引领,党支部统揽全局,将学风建设明确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发挥“两个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辅导员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构建系统体系,设计多层次、精准化、常态化的活动载体,覆盖学业全过程和关键节点;营造浓厚氛围,着力打造“日新·共进”的集体文化和“比学赶帮超”的进取生态;注重长效传承,建立可持续的资源共享和智慧传递机制。
展望未来,船舶本科生辅导员纵向党支部将继续巩固深化“党建+学风”建设成果,持续优化体系,根据年级特点和学业需求,动态调整和完善“日新·共进”学风建设举措;强化党员培养,将学风建设活动作为党员和积极分子实践锻炼、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深化其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扩大辐射效应,将23级队的有效经验总结提炼,向其他年级推广,助力全院学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同时进一步深化“一融双高”建设,进一步探索党建与学业指导、科技创新、就业引导等工作的深度融合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拔尖创新人才贡献更大力量。
图文来源:船舶本科生辅导员纵向党支部
排版编辑:张世杰
审核校对:刘刚、孙波、王亚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