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环渤海区域赛)暨第五届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设计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26     作者:船舶学办

7月19日,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环渤海区域赛)暨第五届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设计赛(以下简称“大赛”)在大连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环渤海区域赛),秉承“崇尚科学、实践求知、锐意创新、面向海洋、服务国防”的宗旨,致力于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海洋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开拓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促进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同期举办第五届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设计赛,为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引导我国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探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新思路、新领域和新趋势,充分发挥我市的海洋综合优势,提高大连海洋智能装备的发展服务。本次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市科技局承办;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大连市造船工程学会、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大连科迈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招商局工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协办。

开幕式由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张桂勇主持,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弛、大连市科技局副局长蒋行海进行了致辞,对举办大赛的前期准备工作给予赞扬,对来自各地的参赛选手表示热烈欢迎,对大赛在培养船舶科技人才和推动船舶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表示肯定。

本次大赛顺应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发展趋势,在原有竞赛组别的基础上增添了A4科普创意设计与实践、C3智能感知、C4智能导航三个组别。大赛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比赛形式,比赛方式涵盖答辩、静态展示、下水演示等多种方式。本次大赛参赛人数也创下历史新高,来自全国各地共17所学校和单位的260支参赛队伍、共计1568名选手报名参赛,在一天的紧凑赛程中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纷纷展现风采。

本次大赛在室内室外同步进行,其中A类、D类比赛主要在室内进行。A类比赛为三创(创新、创意及创业)项目,参赛选手们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会议室答辩现场自信而沉着地介绍着参赛作品的创新之处,并和评委专家们展开了踊跃的讨论,对参赛作品的新颖性、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

D类比赛为仿真制作类,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大厅,40余张桌面有序摆开,精致的模型如阅兵式队列般整齐排列在大厅会场。本次比赛的题目为“福建”号航空母舰和“长江荣耀”号游轮,均为我国军船和民船的典型代表。选手们制作的静态展示模型极其精美,还原度极高,航空母舰的舰岛、雷达、舰载机,以及游轮中的观景台、桌椅等细节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选手们的作品细节处理尤为用心,且表现出了团队合作的效果,让评委专家们连连称赞。

与此同时,室外在同步有序进行着B类(设计与制作)、C类(智慧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E类(船模竞速)和F类(帆船模型竞速)的比赛。B类比赛选手先以答辩的形式向评委全方面展示所制作的水上和水下航行器的设计理念与制作特色,随后将制作的可演示模型置于水池中进行功能演示。本届比赛的B类作品极具特色,有可以水面高速航行的地效翼船,也有在水下可以灵活机动并能完成抓取作业的水下机器人,作品的介绍和演示充分展现出了选手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是将书本知识落实到实际应用中的完美体现。

C类(智慧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和F类(帆船模型竞速)比赛除了要求团队成员掌握基本的船舶基础知识,还要求掌握一定的代码编写和硬件调试的能力。在C类比赛中,选手们自行搭建起船模平台,制作和调试光电感知设备,让小小的船模具备了感知周围环境自主航行的能力,这对选手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考验,随着小船自行感知到红外设备信号,完成了船体航向的控制并顺利穿过光电门,选手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品尝到了将知识成功运用在实际应用上的喜悦。而F类则更是要求选手们掌握帆船的基本航行原理,古老的船型搭配现代智能航行的理念,在小小的智能帆船上达成了完美的融合。

E类(船模竞速)比赛则比拼的是纯粹的速度。尽管选手们自行制作的竞速船模只有不到1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船型设计、型线优化,到动力选型、机桨匹配和总布置设计,小小的竞速船模和万吨巨轮走的是几乎相同的设计路线,在竞速比赛中,选手们都以“船舶设计总师”的角色对船模不断地优化设计和状态调试,在长度近十米的水上赛道追求着水上的速度与激情,奉献了一场热血沸腾的竞速盛宴。

本届大赛的另一亮点为举办了青少年组的比赛,本次比赛有近20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亲手制作了简单的竞速船模,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速大赛,孩子们在多轮角逐下最后决出了冠亚季军,即便没有获得靠前名次,孩子们也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玩具在水中尽情航行的乐趣。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手工制作和竞速游戏带来的笑容,同时也在心中悄悄种下了“兴船报国”梦想的种子。

大赛始终秉承“崇尚科学、实践求知、锐意创新、面向海洋、服务国防”的宗旨,致力于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海洋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开拓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促进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同时也更加注重青少年的兴趣培养,为未来的船舶人才培养提供更富饶的土壤。